消费安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,也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。3月14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《2022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》,南京市位居全国前列。《2022年度南京市消费环境满意度评价报告》也显示,百分制下,南京市消费环境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4.95分,比2021年略高,反映出南京的各项消费保障措施有序推进,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获得消费者普遍认可。对此,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在全市范围内就“南京市民消费维权情况”进行问卷调查,调查结果如下。
一、调查结果
1、您的性别:
A、男(36.4%)
B、女(63.6%)
2、您的年龄:
A、18-22岁(9.1%)
B、23-35岁(55.7%)
C、36-59岁(30.7%)
D、60岁及以上(4.5%)
3、您的文化程度:
A、小学及以下(0%)
B、中专、初中(13.6%)
C、大专、高中(33.0%)
D、本科及以上(53.4%)
4、您的职业情况:
A、在校大学生(5.7%)
B、企业(36.4%)
C、学校、研究机构(13.6%)
D、政府及事业单位(15.9%)
E、自主创业(18.2%)
F、自由职业(10.2%)
5、您是否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?
A、非常了解(14.8%)
B、比较了解(43.2%)
C、基本了解(25.0%)
D、不太了解(13.6%)
E、不了解(3.4%)
6、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(多选):
A、互联网(77.3%)
B、广播电视(62.5%)
C、报刊杂志(47.7%)
D、学校、单位宣传(37.5%)
E、社区宣传(30.7%)
F、亲戚朋友同事(25.0%)
G、不了解(3.4%)
7、您日常生活中最常采取的消费方式是(多选):
A、实体店消费(62.5%)
B、网络平台消费(81.8%)
C、电视购物(6.8%)
D、网络直播购物(35.2%)
8、过去一年,您遇到过哪方面的侵权问题?
A、服装鞋帽(13.6%)
B、餐饮消费(19.3%)
C、交通乘车(5.7%)
D、旅游度假(8.0%)
E、医疗保健(4.5%)
F、通信服务(6.8%)
G、美容健身(11.4%)
H、文体娱乐(5.7%)
I、教育培训(3.4%)
J、中介服务(6.8%)
K、没有遇到侵权问题(14.8%)
9、您遇到的侵权问题具体是下列哪种问题?
A、虚假宣传(9.1%)
B、价格虚高(13.6%)
C、假冒伪劣(11.4%)
D、损害健康(10.2%)
E、货不对板(9.1%)
F、霸王条款(15.9%)
G、预付费/卡(9.1%)
H、个人信息泄露(4.5%)
I、投诉长期无反馈或无效(2.3%)
J、没有遇到侵权问题(14.8%)
10、您是如何解决这些侵权行为的(多选):
A、找商家协商解决(60.2%)
B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(51.1%)
C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(28.4%)
D、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(27.3%)
E、新闻媒体曝光(18.2%)
F、没有遇到侵权问题(14.8%)
11、就个人而言,您在决定是否及如何维权时会考虑哪些因素(多选):
A、维权的程序(44.3%)
B、取证的难度(60.2%)
C、维权的成本(71.6%)
D、维权的周期(40.9%)
E、赔偿的金额(44.3%)
F、侵权行为的严重性(22.7%)
12、在您看来,维权过程中最大阻碍和困难是什么?
A、维权证据缺失、不足(11.4%)
B、商家跑路(27.3%)
C、异地消费(18.2%)
D、维权(检测)成本高(12.5%)
E、维权程序复杂(19.3%)
F、不知道维权的有效途径(10.2%)
G、其他(1.1%)
13、在您看来,如何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(多选):
A、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,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(59.1%)
B、强化消费市场监管执法,依法查处消费侵权行为(61.4%)
C、持续开展消费市场专项检查和监督工作,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(65.9%)
D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和质量(53.4%)
E、强化队伍建设,不断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专业化、信息化水平(50.0%)
F、发挥消费者协会组织社会监督功能,增强消费维权调解力(52.3%)
G、加强对经营者、消费者的宣传教育,营造有序消费环境(30.7%)
14、就您的体验而言,您对于南京市目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所做工作满意吗?
A、非常满意(12.5%)
B、比较满意(45.5%)
C、基本满意(30.7%)
D、不太满意(4.5%)
E、不满意(6.8%)
二、调查分析
本次调查参与人数264人,其中男性96人(36.4%),女性168人(63.6%)。接受教育情况:141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,占调查总数的53.4%,其余123人为大专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,占调查总数的46.6%。年龄情况:18-22岁24人(9.1%),23-35岁147人(55.7%),36-59岁81人(30.7%),60岁及以上12人(4.5%)。职业情况:在校大学生15人(5.7%),企业96人(36.4%),学校及研究机构36人(13.6%),政府及事业单位42人(15.9%),自主创业48人(18.2%),自由职业27人(10.2%)。
参与调查的264人中,83.0%的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,他们了解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(77.3%)、广播电视(62.5%)、报刊杂志(47.7%)等。调查显示,网络平台消费(81.8%)和实体店消费(62.5%)是参与调查者最常用的两种消费方式。过去一年,参与调查者遇到最多的侵权问题主要涉及餐饮消费(19.3%)、服装鞋帽(13.6%)、美容健身(11.4%)三个方面,具体问题包括霸王条款(15.9%)、价格虚高(13.6%)、假冒伪劣(11.4%)、损害健康(10.2%)、虚假宣传(9.1%)、货不对板(9.1%)、预付费/卡(9.1%)等。面对侵权行为,找商家协商解决(60.2%)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(51.1%)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(28.4%)是参与调查者经常采取的解决方式,除此之外,参与调查者还会采取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(27.3%)、新闻媒体曝光(18.2%)等方式解决侵权行为。
从调查结果来看,参与调查者会从维权的成本(71.6%)、取证的难度(60.2%)、维权的程序(44.3%)、赔偿的金额(44.3%)、维权的周期(40.9%)等方面考虑决定是否及如何维权。在他们看来,维权过程中最大阻碍和困难包括商家跑路(27.3%)、维权程序复杂(19.3%)、异地消费(18.2%)等。为了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,参与调查者提出,应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:持续开展消费市场专项检查和监督工作,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(65.9%);强化消费市场监管执法,依法查处消费侵权行为(61.4%);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,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(59.1%);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和质量(53.4%);发挥消费者协会组织社会监督功能,增强消费维权调解力(52.3%)。对于南京市目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,满意度为88.7%,表示“非常满意”的人占12.5%。
三、建议与意见:
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,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:
第一,持续开展消费市场专项检查和监督工作,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聚焦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、药品、医疗器械等领域,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和监督工作,重点打击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、缺斤少两、虚假宣传、哄抬物价等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,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营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。
第二,强化消费市场监管执法,依法查处消费侵权行为。强化消费市场监管执法,对重点消费领域加大维权执法力度,依法查处各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
第三,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,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。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,不断健全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,积极构建部门联动、协同共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格局,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,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网上调查:南京市民消费维权情况调查